國人近年來愈來愈注重健康,但你知道糖尿病可能會引發失明嗎?新北市衛生局今天指出,每4名糖尿病患者,就有超過1名視網膜病變,其失明率更是一般人的「25倍」,但也呼籲糖尿病患者不要過度擔心,只要定期眼科檢查行車紀錄器並能早期治療,便可減少近50%失明機率。

新北衛生局指出,據衛福部100年統計顯示,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的盛行率高達26.5%,並且罹病10年後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%,20年後更急速攀升至90%,也發現新北市的糖尿病患者僅有34.3%會去眼科提前做檢查,等於近7成暴露在失明的高風險中。

新北衛生局長林奇宏解釋,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,讓患者容易忽略血糖的控制,但隨著病程不知不覺地惡化,血糖會慢慢侵犯全身大小血管、神經及器官,最後恐怕導致失明、截肢、洗腎等等,因此建議患者每年接受「眼底視網膜」檢查一次,若能提前發現視網膜病變,透過早期治療可以延緩惡化並保留或改善視力。

俗話說:"日行千里,夜走八百"說的是能這樣趕路的馬,必定是寶馬。看來,就連寶馬,晚上趕路的效果也不如白天。究其原因,夜間光線不好,危險性也大。夜間行車紀錄器也是一樣,對於駕駛者來說,晚上因為光線問題,有一些盲點,會給駕駛帶來一些困難,因此掌握在夜晚行駛的技巧就很重要。一般來說,天一黑隨著路燈的開啟就要主動打開燈光。沒有路燈的地方,要根據車速和視距盡量早開燈。開燈不僅僅是為了照明看清前面的路況,更重要的是要讓其他的車輛、騎車人和行人都能夠觀察到你的車。只要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,在鄉村道路、沒有路燈的街道等照明不好的地點盡量使用遠光燈,以提高視覺距離。對面有來車時,要及時把燈光換成近光,不要使對面的駕駛目眩。在照明好的地方使用近光,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借助路燈,把觀察視野擴大到前照燈燈光以外的區域。此外,車內燈盡量不要打開,避行車紀錄器免使已經適應黑暗環境的視力突然下降,因此,夜間行車紀錄器善用燈光就顯得更重要了。特別是午夜以後行車,駕駛最容易疲勞瞌睡,可以用改變遠、近燈光的辦法,一方面提醒其他車輛的注意,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減輕視覺疲勞。太疲勞時,應立即選擇一處安全可靠的路段或地點稍作休息,不要強行趕夜路,待精神恢復後再繼續開車行駛。在夜間行車紀錄時,要對車輛本身的異常特別注意,如汽油味、機油味、橡膠味及其它各種特殊氣味,因為這些往往是漏油、漏水及電器設備損壞等故障的反應,一旦發現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排除。

林奇宏也表示,目前新北市政府也與83家合約眼科院所合作,建構「新北市糖尿病照護網」,糖尿病患者只要憑醫師開立的轉診單,便可至這些眼科院所做檢查,建議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,才不會暴露在失明的高風險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ulashrmrwqd 的頭像
    roulashrmrwqd

    roulashrmrwqd的部落格

    roulashrmrwq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